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YOUNG FOGEY

攝影 - 淺談室內棚燈拍攝

Updated: Aug 16, 2021


今天不聊西裝,談點別的。


我一直把棚內的人像攝影視為拍照路上一個很重要的目標,只是一直都沒有實踐。


其實,大約在兩三年前我有試著使用熱靴式閃光燈,搭配比較陽春的控光設備,進行一些簡單的拍攝,但怎麼拍都不滿意,卻也找不出原因,只覺得棚拍真的好難,等長大後再學好了。


前陣子因為疫情,不能出家門,剛好自己也工作了幾年,經濟狀況也許可,做了一點功課,把一些室內棚拍的設備買來家裡玩玩,也真正的開始接觸這個領域。


當然,我還是菜鳥啦,不過還是把這一陣子對於棚內攝影的想法跟各位分享。



光的原理


說來,這個世代的攝影玩家是幸福的,隨著近年來youtube的崛起,我們可以很輕易地取得許多關於棚燈拍攝的教學影片。


先前在youtube上,我搜尋一些棚燈的開箱影片,意外的發現一位叫做周育存的老師的頻道,裡面有一些棚內攝影的基礎教學,坦白說這光的運作原理,大家以前一定都學過,只是沒有想到這樣的學理是可以運用在攝影上。


這影片對我可說是醍醐灌頂,解開了我先前一直沒有辦法拍好的原因---對光的理解不夠深入。我很推薦大家看看,頻道中還有其他很多基礎的觀念,也都相當受用。


後來,我也陸續在youtube上看了很多教學的影片,算是對棚燈拍攝有初步的了解,比較無奈的是中文的教學影片相對少,所以大部分的知識來源都是以國外的影片為主。


因為閃燈並不像持續光源一樣可以直接看到光打下去的樣子,因此對於理解光的強弱、軟硬,以及光傳播的特性,對於棚拍是很有幫助的。



空間架設


這個世代的玩家,更幸福的是,我們可以用相對實惠的價格,購買到一些比較基本的棚燈配備。


這邊跟大家分享我所購買的設備:棚燈--神牛AD400PRO,控光設備--柔光罩(85cm)+雷達罩(如上圖),還有一個摺疊的背景板,總價格在三萬左右,不能說真的非常便宜,但我想接觸攝影的人都知道,在幾年前,一個燈頭可能就超過這價格了吧。


攝影器材為Canon 5D4,鏡頭是Canon 50mm F1.2,搭配神牛觸發器。


就這樣,小弟在目前住的地方架了這個很陽春的攝影棚,目前的拍攝都是在上述場景完成,空間還是蠻小的,但至少能拍攝出不錯的效果 (如下圖)。



其實對於剛接觸棚內攝影,我認為這個摺疊的背景板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,第一它便宜,第二收起來體積小,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,它很容易製造出「棚拍感」,因為平常家裡只會有白牆壁,而不是特殊色的牆壁。


這個概念跟我們一開始學拍照的時候很像,買一個大光圈的鏡頭,會馬上有在「攝影」的感覺,因為拍出來的背景會很模糊,這是一般相機所辦不到的。


這種背景板唯一的缺點就是,只能拍半身照。



以家裡的牆壁作為背景(上圖)也是可行的,但我認為它的變化性對我而言稍微少一點,主要的因素是空間會限制了佈光和站位,背景板的彈性確實是高一些的。



佈光


佈光可以說是棚內攝影最高深的學問了,目前的我都只有使用單燈來做拍攝,藉由不同的控光設備,改變光的角度、遠近來產生畫面。


其實單燈就能拍出很多不錯的照片了,或者增加一個反光板來做出另一個光源,也是比較簡單的做法。多燈則是我未來想要努力的方向,但我認為單燈跟多燈是沒有優劣之分的,所以先把簡單的練好。


關於光源,我想比較多人有疑問的應該是,到底要使用閃燈,或是使用現今比較流行的LED持續光源。我的想法是,持續光源比較直覺(所見即所得),而且對有拍影片的人特別適合,缺點就是出力很弱,容易受到環境光的影響。閃光燈相對沒那麼直覺,但出力高則可以確保影像的品質(iso可調低、光圈可開小)。


論閃燈瓦數的話,以我上述的場景,在iso 100、光圈F8.0、快門1/250的情況下,使用這顆AD400PRO(400瓦)算是蠻夠的。



後製


棚內攝影另一個好處是,如果你是在素色背景板前拍照,那經由後製,可以很容易的把背景擴張,看起來很厲害,其實只是很簡單的修圖技巧而已。


簡單的後製,卻能創造出很直接的棚拍感,挺神奇的吧。



棚內攝影,其實也需要搭配熟練的後製能力,特別是關於人像編修的部分。


棚燈有一個根本上的問題是,大多數的狀況下,相較於自然光,棚燈是比較趨近於點光源的,也就是說,棚燈相對還是沒有自然光那麼柔和,因此,它也比較容易把人身上(特別是臉)的一些缺陷給放大,像是痘痘之類的。另一方面,如果是素的背景,那整個model本身的輪廓,包括臉、頭髮、身形,其實都會更突出。


所以這造就了一句俗話,好看的人越拍越好看,醜的人越拍越醜。當然,這是開玩笑的,不過這多半反映了在現今的世俗審美下,那些我們所不願看到缺陷,在棚內拍攝下是容易被凸顯出來的。


最後,後製調色加入攝影師的個人風格也是很重要的,印象我第一次拍室內棚照時候,覺得不管怎麼拍,影像都很平淡 ,後來我發現這跟第一次使用單眼相機的感覺類似,就是為什麼已經用了單眼相機,卻和我所認為的照片有一點差距,最終才發現修圖是關鍵。



棚內攝影在準備上也比較麻煩,除了架設器材外,普遍大眾對於「棚拍」的既定印象就是,它對於被攝者的外貌的狀態要求是比較高的,也就是說我們不會帶著比較隨便的服裝或容貌來進行拍攝,多半是要稍微打扮一下。所以,要不有固定的model可以練習,要不就像我不要臉的整天在家自拍。


總歸來說,我認為棚內攝影終究是一個很困難的項目,這包含了硬體層面和技術層面:硬體層面包括了可以調整曝光的相機、鏡頭,接著需要燈光、控光設備,還有最重要的是有足夠的室內空間;技術層面除了操作相機,還包括了如何運用光線,也需要後製的能力。


當然,最重要的還是熱情了,我自己是很樂在其中的,如果你是和我一樣喜歡拍照的人,也歡迎和我討論。




7,618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entários


bottom of page